党的二十大报告聚焦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,强调“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”“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”,这是重大的使命责任。
新征程上,山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建强平台载体,以论坛交流对话研讨为抓手,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提供硬核支撑,为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山东力量。
做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
凡益之道,与时偕行。世界大变局中,更加凸显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。
立足“四个讲清楚”,山东在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,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、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、广泛凝聚人类文明共识的重要纽带。
今年,我省制定实施《关于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“两创”新标杆行动计划(2022-2025年)》,聚力打造交流互鉴新标杆,提出不断提升论坛层次能级,在人文综合性、文化体验性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,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力量。
沿着这一思路,9月举办的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,在人文特色、层次能级、规模影响、文化体验、对外传播等方面都实现了创新突破。
一方印、一扇屏、一本书、两色印泥——由山东青州红丝砚、泰山玉章、山东齐笔、山东青州笺及山东滨州海瓷印泥盒组成的新文房四宝,让中外宾客爱不释手。借助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这一平台策划“中华手造·山东手造”精品展,山东好品集中亮相,“圈粉”无数。
声教讫于四海。本届论坛首次设置文物文学艺术论坛、儒商文化论坛,首次举办“孔子与世界思想家”沉浸式光影秀、书法篆刻精品展、“六艺”现场体验等,共吸引8位外国政要、前政要,48位驻华使节,8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,实现了由单一性学术论坛向人文综合论坛的转变升级。
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聚焦打造文化“两创”新标杆,对扩大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影响力提出更高要求。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不断提升论坛层次能级,在人文综合性、国际影响性、文化体验性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。
“我们将精心筹办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,突出人文特色,拓宽涵盖领域,打造‘1+15+N’论坛体系,全面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,深化文明交流互鉴,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。”尼山世界儒学中心(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)党委书记、副主任国承彦说。
打造论坛品牌体系
“山东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和阐释,拓宽多元文化交流格局,为塑造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作出了重要贡献。”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赵建国作出高度评价。
但山东的雄心不止于此。
这里不仅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。泰山在这里崛起,齐长城在这里横亘,黄河从这里入海,京杭大运河从这里穿流,黄海渤海“涛拥”3300多公里海岸。这里文化标识鲜明突出,学术思想根深叶茂,红色文化资源富集,民俗文化丰富多彩。
11月28日,由光明日报社和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刻把握‘两个结合’深入推进文化‘两创’座谈会”在济南举行,会议提出:打造论坛品牌体系,在办好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基础上,策划举办泰山论坛、黄河文化论坛、大运河文化论坛、海洋文化论坛、红色文化论坛等。
今年8月,由中共山东省委、求是杂志社共同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“两个确立”理论研讨会(泰山论坛)在泰安举行,来自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研究单位、部分兄弟省(区、市)社科研究机构、山东大学、山东师范大学等的专家学者参会研讨,形成有分量的学术成果。
12月,以“弘扬黄河文化,传承民族根脉”为主题的黄河文化论坛将拉开帷幕。记者从省委宣传部了解到,明年将创办大运河文化论坛、海洋文化论坛、红色文化论坛,打造各具特色的论坛体系,持续做强论坛品牌。
串珠成链,聚沙成塔。多姿多彩的论坛,成为世界读懂中国、了解山东的重要窗口,也为凝聚“走在前、开新局”的精神力量提供强大理论支撑。
持续放大论坛效应
不仅仅是学术论坛,还要丰富人文综合性、文化体验性——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成功举办,为探索如何持续放大论坛效应积累了丰富经验。
首先,要促研究,持续推动研究阐释出成果,树立相关领域研究标杆。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,加强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、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建设,下一步将开展“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”,加强儒家文化、齐文化、泰山文化、黄河文化、运河文化、红色文化、海洋文化等系统化研究。
其次,促交流,促展示。以论坛为平台,集聚全国全球名家大家对话研讨,挖掘展示齐鲁文化资源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,实现人文综合展示。
“现在的论坛,既是学术交流的平台,也是展示文化‘两创’成果的舞台,更是各地比拼的擂台!”一位地市常委宣传部长坦言:肩头的担子更重了。
“我们要用好论坛平台,拓展传播渠道,加强与主流媒体、传统媒体、新媒体的深度合作,把山东的文化旅游资源宣传好、推介好。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、厅长王磊表示。
第三,促中华文化“走出去”。要立足大格局、大视野,把各个论坛办成国际化高端交流平台,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。
记者从省委宣传部了解到,下一步,将持续壮大全媒传播声音,深化“好客山东、好品山东”融合宣介,用好山东已与9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的612对友城关系,拓展友城、友校、友企、友媒、友人综合人文交流,加强中日韩出版协作共同体建设,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方面展现山东担当。